三秦视野。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三秦视野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民法典》下的物业与业主关系解读

时间:2025-04-27人气:作者: 小编

  

微信图片_20250425131244.jpg

  在日常生活中,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关系复杂且紧密。依据《民法典》,双方的权利义务有着明确界定,本文将结合相关案例进行深入解读。

  物业服务合同:明确双方基本关系

《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七条明确了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服务人在物业服务区域内,为业主提供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养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管理维护等服务,业主支付物业费的合同。这是物业与业主关系的基石。

  在案例中,业主缴纳物业费后,物业公司应依约为业主提供服务。如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公共区域违停等问题,物业未有效履行管理职责,就违反了物业服务合同的基本义务。

  业主的权利:监督与合理拒交权

《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二条规定,业主有权监督物业服务质量,要求其依约提供服务。当物业服务质量长期不达标,如消防通道常年堵塞、电梯内抽烟无人制止等,业主可依据该条款要求物业整改。

对于合理拒交物业费,《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规定,业主应按时缴纳物业费,但若物业未按约定提供服务,业主有权拒交相应部分费用。例如,小区存在大量高层违停,物业未履行管理职责,业主可在合理范围内拒交物业费。

  物业的责任:服务与违约后果

  物业应按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履行职责。《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三条规定,物业需定期向业主公开服务情况及收支状况。若物业未公开或存在隐瞒,业主有权要求信息公开。

当物业违约时,《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六条规定,业主可要求物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案例中业主因物业未履行职责而起诉,虽最终败诉,但其行为体现了业主对物业违约的追责权利。

  维权途径:诉讼与证据的重要性

  当物业与业主发生纠纷,诉讼是重要解决途径。依据《民法典》,双方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例中业主因物业服务质量问题起诉物业,提供了大量照片作为证据,但法院最终未支持业主诉求,反映出诉讼中证据的关键性和法院对证据采信的严格性。

   结语

《民法典》为物业与业主的关系提供了明确法律框架,保障双方合法权益。业主应增强法律意识,在物业违约时依法维权;物业也应依约履行职责,提升服务质量。只有双方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构建和谐社区环境,实现物业与业主关系的良性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