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渭南大地上,科技正为农业插上翅膀,助力粮食安全根基愈发稳固。作为农业创新的前沿阵地,渭南市在春管环节亮点频出,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富平县流曲镇鸿源家庭农场,1400亩土地在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其中900亩采用喷灌地模式,农场主田忠强只需在办公室轻点手机,便能精准控制灌溉,实现水肥同步,高效节水节肥。这一转变,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更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与高效。
不远处的华阴市华西镇陕西农垦华阴农场,职工们正忙碌着铺设滴灌带。这种直径约4厘米的滴灌带,通过压力调节,如同黑色的“毛细血管”,将水肥精准输送到每一寸土地,实现了省肥、省水、省力的多重效益。滴灌技术的应用,让农业灌溉变得更加精细化,为作物生长提供了更优质的水分和养分保障。
科技的力量不仅体现在灌溉技术上,更体现在农技服务的全方位提升。在华阴市太华办和华州区下庙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使用滴灌方式灌溉农田,提高水肥利用率。种植户们纷纷点赞,称这种技术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人工,让施肥浇水更加精准。
渭南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打造“吨半田”样板,通过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法“五良”协同,推动农业增产。围绕增密度提穗数、提粒重和稳粒数的“两提一稳”增产方略,渭南市积极示范耐密多抗新品种、“一喷多促”增粒增重等关键技术,不断破解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农业农村部劳动模范、陕西农垦华阴农场农业公司经理黄晓宏表示,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渭南市的实践为陕西省乃至全国粮食高效生产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自主良种的培育到智慧农业的广泛应用,从灌溉技术的创新到农技服务的提升,渭南市正以科技为笔,绘就一幅农业现代化的壮美画卷,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行政处罚法》中的“首违不罚”原则
一、首违不罚原则的背景和意义(一)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519 )人阅读时间:2025-03-24渭南:科技赋能 筑牢粮食安全“耕”基
在广袤的渭南大地上,科技正为农业插上翅膀,助力粮食安全根基愈...(624 )人阅读时间:2025-03-192025驾驶证年龄限制大调整 老年驾驶人迎来新机遇
2025年1月1日起,新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正式...(800 )人阅读时间:2025-03-18大荔县羌白中心卫生院:一面锦旗背后,“行走的医院”温暖守护
3月17日下午,羌白中心卫生院院内暖意融融,75岁的梁老汉和...(615 )人阅读时间: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