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视野。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三秦视野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

以法治之名 规范村“两委”换届选举

时间:2025-05-08人气:作者: 小编

   在农村基层治理中,村 “两委” 换届选举是关乎乡村发展与稳定的关键环节。依据选举法及组织法相关规定,深入领会并严格执行村 “两委” 换届选举的核心要点,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微信图片_20250508093156.jpg

   明确村 “两委” 职能与关系

  村党组织在农村各项事务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肩负着党的建设、政策落实以及集体经济发展等重任,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政治引领力量。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负责村务管理、公共服务以及民生保障等工作,是村民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重要平台。在实际工作中,村党组织书记原则上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实现 “一肩挑”,同时班子成员交叉任职,这种设置确保了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高效协同,能够凝聚合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避免了多头领导、职责不清等问题,使农村基层治理更具系统性和高效性。

微信图片_20250508093145.jpg

   遵循换届选举核心规则 

  1. 选举顺序 :按照先进行村党组织选举,再开展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顺序进行换届选举,强化党组织在换届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选举全过程,引领选举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为选出合格的村委会成员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2. 候选人资格 :设定年龄限制,村支书、村主任一般不超过 55 岁,其他 “两委” 成员一般不超过 60 岁,部分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至 70 岁,旨在保证村委会成员具有充沛精力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适应新时代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优先选拔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等 “四类人”,这些人员往往具备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创新的思路,能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明确禁止有犯罪前科、曾被免职的村干部以及信用不良者参选,从源头上保证村委会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公信力。

  3. 选举程序 :在村党组织选举中,采用 “两推一选” 方式,即党员群众推荐、镇党委推荐以及党员大会选举,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差额选举中委员候选人差额不少于 20%,通过竞争机制激发党员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选出真正优秀的党组织成员。特殊情况下,乡镇党委可指派书记,保障村党组织工作的正常运转。村委会选举则通过直接投票产生,任何组织不得指定,确保选民能够自主表达意愿,选出自己信赖的村委会成员。选民资格限定为户籍在本村或居住满一年且经村民会议同意的人员,对于外出村民可委托近亲属代为投票,保障外出村民的选举权利,提高选民参与度。

微信图片_20250508093219.jpg

   确保选举公开、公平、公正

  为保障选举结果真实可靠,选举过程必须做到公开透明。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等各环节都要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监督,确保村民能够及时了解选举动态、参与选举活动。在选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选举规则,杜绝拉票贿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选举秩序。若出现选举争议,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公正原则进行妥善处理,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选举的公信力,使选举结果让广大村民信服,选出的村委会能够得到村民的广泛支持与拥护。

微信图片_20250508093209.jpg

  综上所述,村 “两委” 换届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严格依据选举法和组织法,规范选举流程、明确职能关系,确保选举公开、公平、公正,才能选出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村委会干部队伍,为农村的稳定、发展和繁荣提供有力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标签: